师资队伍
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兼职教授 >> 正文

王香増

发布时间: 2024-03-07 14:45:54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姓名:王香增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5.091989.06  西安石油大学 矿场机械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03.092006.0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地质工程专业 获博士学位

2006.122008.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

1989.062007.06  中原石油勘探局  项目长/室主任/副处长

2007.072011.0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院长 

2011.022013.0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地质师 

2013.032023.07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总地质师

2013.082014.02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非常规油气专业  访问学者

2023.07至今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地质师、首席科学家

 

 

个人主页:

所在系所:油气井工程系

研究方向:低渗致密油气开发、CCUS

电子邮箱:sxycpcwxz@126.com

联系电话:029-88899408

 

 

科研综述:

长期从事非常规致密油气、CCUS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课题9项,攻克多项行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支撑百年油田连续17年千万吨以上增产稳产、特大型延安气田发现及有效开发,为陕北老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建成国内首个获国际认证的40万吨/年全流程一体化CCUS项目,并于20159月作为唯一企业项目被纳入《中美元首气候变化声明》,成为两国重大合作项目。

 

 

代表性科研成果:

[1] 特低渗油藏高效开发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8.11ISBN 978-7-03-058674-2.

[2] 致密气高效开发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20.9ISBN 978-7-03-065488-5.

[3] 延长油田特低渗油藏适度温和注水方法与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8,456:1026-1034.

[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进展[J],石油学报,2016,37S1:79-86.

[5] Cleaner coal and greener oil production: An integrated CCUS approach in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2017,624:13-22.

[6] Characteristics of oil distributions in forced and spontaneous imbibition of tight oil reservoir [J]Fuel2018,Vol 224:280-288.

[7] 延安气田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效益开发配套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8,3811:43-51.

[8] 低渗透致密油藏CO2驱油与封存技术及实践[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3,302:27-35.

[9] 就地连续混配清洁压裂液添加剂的制备及压裂施工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010548538.8,第一发明人

[10]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ng Imbibition Effects of Waterflooding in Tight Oil Reservoirs,加拿大发明专利,CA3000261,第一发明人.

[11] Methods for Performing Fracturing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Tight Oil Reservoirs,加拿大发明专利,CA3000260,第一发明人.

[12] 一种耦合储能系数和地层系数的气井井距计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2010498916.X,第一发明人.

[13] 一种页岩气井CO2滑溜水混合压裂工艺,中国发明专利,ZL201410159751.8,第一发明人.

[14] 一种确定致密气藏混合井型的数字化表征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2011500091.7,第一发明人.

[15] 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353485.8,第一发明人.

[16] 页岩气井液态CO2压裂工艺,中国发明专利,ZL201210301134.8,第一发明人.


主要学术奖励:

[1] 延长油区千万吨大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论与关键技术,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3]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含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

[4] 陆相页岩气勘探发现与关键技术突破,201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5]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地质理论新认识与延安大气田发现,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6] CO2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7] 延安大型致密气田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2018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8] 陕北低丰度多层差异叠置致密气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9] 低渗致密油藏CO2地质封存与有效开采关键技术,2020年度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10] 低渗透油藏CO2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关键技术及示范,202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重大科研项目:

[1] 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2017ZX05039),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2] 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技术(2013AA064500),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

[3] 低(超低)渗透油田储层保护与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研究(2007BAB17B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

[4] CO2埋存与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研究(2012BAC26B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

[5]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及关键技术(2012AA050103),国家“863”计划,课题负责人;

[6] 延长鄂尔多斯盆地一体化 CCUS 示范项目联合研究(2016YFE0102500-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课题负责人;

[7] 深层油气、非常规天然气成藏规律与有利勘探区评价技术(2011ZX05008-0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负责人;

[8] 特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示范工程组长;

[9]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致密气勘探开发工程,陕西省重大工程项目,项目

 

 

荣誉称号:

[1] 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

[2]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斯坦福大学,2022

[3] 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2020

[4] 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会员奖,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2019

[5] 全国杰出工程师奖,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2016

[6]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

[7] 孙越崎能源大奖,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2015

[8]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

[9]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

[10]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全国总工会,2014

[11]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2013

[12] “三秦学者特聘教授,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2010

 

主要学术团体兼职:

[1] 2013.02-至今,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兼职教授;

[2] 2013.07-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3] 2014.06-至今,《非常规油气》,主编;

[4] 2017.11-至今,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上一条:李鹤林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ICP备05001617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