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系
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石油工程系 >> 副教授 >> 正文

何延龙

发布时间: 2018-03-05 11:02:11   作者:石油工程学院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基本信息

何延龙,男,汉族,19873月生,甘肃兰州人,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从事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电子邮箱:stpnet@126.com

联系电话:18661926392

二、个人经历

u 教育经历

起止时间

学习单位

专业

层次

201209-2016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田开发工程

博士

200909-201206

西安石油大学

油气田开发工程

硕士

200509-200906

兰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士

u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所属部门

职称/职务

202301-至今

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706-202212

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讲师

三、研究方向和招生专业

u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和非常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u 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名额2

欢迎特别优秀、学习能力强的大二、大三本科生联系我参与我的团队科研工作。

欢迎有志于“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研究的,石油、化学、生物等专业同学报考!

四、指导研究生

累计指导硕士生10余名;其中1名硕士生考取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就业单位包括中石油长庆油田、新疆油田,延长油田等单位。

五、主讲课程

采油工程、采油工程(EN)、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稠油油藏开采技术概论、工程流体力学、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本科课程);

采油工程、现代油气开采理论与方法、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EN)(硕士课程);

六、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

七、科研成果

u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4216,基于低渗透油藏内源功能菌的微生物水泥自适应深部调控机制研究,2021/01-2023/12,已结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474040,油藏原位生物矿化物的凝聚态结构演化及其功能化碳埋存机制,2025/01-2028/12,在研,主持;

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8JQ5208,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的致密砂岩储层伤害模拟研究,2018/01-2019/12,已结题,主持;

4.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实验室项目,20JS119,低渗透油藏CO2驱内源微生物原位靶向封窜机制研究,2020/01-2021/12,已结题,主持。

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工业领域项目,2024GX-YBXM-496,低渗透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强化CO2资源化利用机制研究,2024/01-2025/12,在研,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52174032, 超深致密油储层多效应协同驱油机理及强化排驱调控研究, 2022/01- 2025/12,在研, 主研。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 51804256, 致密油藏水平井-直井双向示踪动力学模型研究, 2019/01-2021/12, 结题, 主研。

8.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工业领域项目,2021GY-112,可循环再利用CO2强化置换排油机制研究, 2021/01-2024/12, 在研, 主研。

9.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 20JK0829, 致密砂岩三维孔隙内低频波动激励剩余油渗吸运移机制研究, 2020/01-2024/01,结题, 主研。

1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项目,常规压裂液对长7、山西组储层基质伤害动态实时监测实验,2022.03-2023.03,结题,主持。

u 代表性论文

1. Yanlong He, Fan Zhang, Ibrahim M. Banat, et al. Deposit reduction in a high pour point oil reservoir due to the activity of indigenous bacterial communities[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6, 110: 87-98.

2. Yanlong He*, Weizhe Niu, Zhanwu Gao, et al. Adsorption Behavior of Asphaltene on Clay Minerals and Quartz in a Heavy Oil Sandstone Reservoir with Thermal Damage[J].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2022, 70: 120–134.

3. Yanlong He, Chunsheng Pu*, Cheng Jing,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re containing clay minerals based on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J]. Physical review E, 2017, 96(4): 043304.

4. Yanlong He, Yujie Hu, Hai Huang, et al. Dynamic variations of oil component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during indigenous microbial stimulation pilot study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J]. Energy Reports, 2023, 9: 5155-5165.

5. Yanlong He, Chunsheng Pu*, Qiaoling Dong, et al. Micro-kinetics of plug removal based on hydraulic pluse wave in thermal recovery heavy oil reservoir[C]. 2015 International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 2015, 11.

6. Niu Weizhe, He Yanlong*, Dong Hao, et al.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Cuttings- A case study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Zhaizihe oilfield, Ordos Basin[C]. 2015 International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 2021, 9.

7. 何延龙*, 董巧玲, 景成, . 沥青质堵塞储层水力脉冲波协同解吸机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3(04): 106-118.

8. 何延龙, 蒲春生*, 景成, . 基于Hoshen-Kopelman 算法的三维重建多孔介质模型中粘土矿物的构建[J]. 石油学报, 2016, 37(8): 1037-1046.

9. 何延龙, 蒲春生*, 董巧玲, . 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反应动力学模型[J]. 石油学报, 2016, 37(4): 474-482.

10. 何延龙, 张凡, 柴陆军, . 注采水样微生物群落与高凝原油的相互作用[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04): 131-139.

u 学术专著

1. 何延龙,《水力脉冲波协同解堵技术理论与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8

2. 秦文龙,张现斌,靳文博,肖曾利,何延龙,秦国伟,王洋,肖荣鸽,李冉. 《油田化学(英汉对照)》 [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95/9

u 授权专利

1. 何延龙, 黄海, 安狮子, . 巨大芽孢杆菌yc1-9-1及其在裂缝性油藏水驱调控方面的应用. 中国, ZL202210821801.9. 2023年授权)

2. 何延龙, 黄海, 安狮子, . 枯草芽孢杆菌yc1-10及其在疏松砂岩油藏固砂修复中的应用. 中国, CN202210821166.4.2024年授权)

3. 何延龙, 景成, 王洋, . 一种基于数字岩心模型的储层敏感性伤害模拟方法. 中国, ZL201810508119.8.2022年授权)

4. 何延龙, 龚迪光, 王洋, . 一种基于数字岩心模型的稠油油藏储层解堵过程模拟方法. 中国, ZL201810508926.X. 2022年授权)

5. 何延龙, 景成, 聂向荣, . 一种基于数字岩心模型的稠油油藏沥青质沉积吸附损害模拟方法. 中国, ZL201810508920.2. 2022年授权)

6. 黄海, 何延龙, 王寅秋, . 一种考虑缝端压差的渗吸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2023-10-27, 中国, ZL202210793484.4.2023年授权)

7. 蒲春生,何延龙,吴飞鹏,等. 多相流体驱油-脉冲解堵一体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2016-6-29, 中国, ZL201410244150.72016年授权)

8. 蒲春生,何延龙,景成,等. 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及方法, 2016-5-18, 中国, ZL201410243523.9 2016年授权)

9. 蒲春生,何延龙,吴飞鹏,等.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抑窜封堵体系及封堵方法, 2016-9-28, 中国, ZL201410326290.92016年授权)

10. 蒲春生,何延龙,董巧玲,等. 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 2014-11-19, 中国, ZL201420292215.0 2014年授权)


上一条:程志林 下一条:景成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ICP备05001617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