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刘顺,男,汉族,1977年09月生,湖南涟源人,三级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1年)。
从事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
电子邮箱:liushun631@163.com
二、个人经历
u 教育经历
起止时间 |
学习单位 |
专业 |
层次 |
200609-200906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博士 |
200209-200506 |
西安石油大学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硕士 |
199809-200206 |
西安石油学院 |
化工机械 |
学士 |
u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工作单位 |
所属部门 |
职称/职务 |
202212-至今 |
西安石油大学 |
石油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202001-202211 |
西安石油大学 |
石油工程学院 |
四级教授 |
201603-2021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工程与材料学部 |
流动项目主任 |
201502-201602 |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
Petroleum Engineering |
访问学者 |
201501-201912 |
西安石油大学 |
石油工程学院 |
副教授 |
201007-201412 |
西安石油大学 |
石油工程学院 |
讲师 |
三、研究方向和招生专业
u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增产新策略与新方法研究,聚焦于体积压裂缝网控制、渗吸增产、渗流调控与剖面调整、煤层气开采、超深层高效改造、分子模拟、CO2提高驱油及埋存效率等的机理实验、数值模拟及现场施工研究方向。
u 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硕士招生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四、主讲课程
渗流力学(本科课程)
现代油气藏工程理论与方法(硕士课程)
五、社会兼职
u 学术组织
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
u 期刊任职
《Subsurfac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副主编
《石油科学通报》执行编委
《非常规油气》编委
u 期刊审稿人
Energy & Fuels、Fuel、Petroleum Science、ACS Omega、Physics of Fluid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学报、计算物理等期刊审稿人。
六、科研成果
u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4032,超深致密油储层多效应协同驱油机理及强化排驱调控研究,2022/01-2025/12,在研,主持;
2.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16D-5007-0207,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液渗吸增产主控因素探究,2016/10-2018/09,已结题,主持;
3.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GY-112,可循环再利用CO2强化置换排油机制研究,2021/01-2022/12,已结题,主持;
4. 企业合作项目,XZ21094DS07,水平井压裂微量物质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研究服务,已结题,主持;
5. 企业合作项目,XZ23117DZ11,保德区块煤储层水动力场分析研究项目,已结题,主持;
6. 企业合作项目,RIPED-2019JS-103,碳酸盐储层渗吸机理实验研究,已结题,主持。
u 代表性论文
【1】 Shun Liu(刘顺)*; Yalong Zhang(张亚龙)*; Hengyi Du(杜恒毅); Jianbin Liu(刘建斌)*; Zhixiang Zhou(周志祥); Zongzhen Wang(王宗振); Kai Huang(黄凯); Bosheng Pan(潘博升);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uid flow behaviors of waterflooding fractured-vuggy oil reservoir using two dimensional visual model, Physics of Fluids,2023,35(6).
【2】 Shun Liu*; Hengyi Du*; Jiang Tian; Yalong Zhang; Jianbin Liu*; Xumin Tian; Zongzhen Wang; and Kai Huang; Study on an Anti-adsorption Micromaterial Tracer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s of Coal Reservoirs, ACS Omega, 2023, 8, 28821-28833.
【3】 Xin Chen*; Qingfeng Zhang; Japan Trivedi; Yiqiang Li; Jianbin Liu; Zheyu Liu; Shun Liu*; Investigation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and CO2 storage efficiency of temperature-resistant CO2 foam flooding, Fuel, 2024,364 ,130870.
【4】 Liu Shun*; Ni Jun; Wen Xianli; Liu Xiong; Huang Zhaoqin; Zhou Desheng; Ren Pengju; A dual-porous and dual-permeable media model for imbibition 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194.
【5】 Shun Liu; Tiankui Guo*; Zhenhua Rui; Kegang L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egradable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 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 2020, 142(12): 0- 123002.
【6】 Shun Liu*; Liming Zhang; Kai Zhang*; Jianren Zhou; Heng He; Zhiwei Hou; A Simplified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Water Flooding Production Index Calculations in Low Permeable Fractured Reservoir, 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 2019,141(11).
【7】 刘顺*; 何衡; 赵倩云; 周德胜; 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交错延伸规律, 石油学报, 2018, 39(03): 320-326+334.
【8】 刘顺*; 何衡; 王俊奇; 周德胜; 水力压裂的天然裂缝延伸简单模型, 断块油气田, 2016, 23(04): 488-491+513.
【9】 姚军*; 刘顺; 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石油学报, 2009, 30(3): 430-433.
【10】 刘顺*; 姚军; 胥元刚; 低渗透油藏垂直井未来流入动态的预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05): 100-103+7.
u 学术专著
1. 刘顺;赵辉,《井间动态连通性原理及在致密储层的典型应用》,科学出版社, 2018;
2. 刘顺,《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模拟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3。
u 授权专利
1. 刘顺,黄凯,刘建斌,杜恒毅,王宗振,张亚龙,党天星,邱莹,一种自组装复合凝胶暂憋剂制备及其憋压造缝方法,中国,ZL 202310742982.0(2024年授权);
2. 刘顺,杜恒毅,潘博升,周志祥,张亚龙,黄凯,王宗振,用于煤层气储层的示踪剂体系及煤层气水平井压裂监测方法,中国,ZL 202210921318.8(2024年授权);
3. 刘顺,周志祥,潘博升,杜恒毅,赵轩,张亚龙,黄凯,王宗振,王海洋,一种覆膜固体酸暂憋剂制备及对应的暂堵造分支缝方法,中国,ZL 202210569454.5(2023年授权);
4. 刘顺,张凯,周德胜,王俊奇,一种多裂缝油水混合交叉驱替的评价方法,中国,ZL 201810349026.5(2021年授权);
5. 刘顺,刘雄,周舟,双孔双渗介质储层的压裂液渗吸增产模拟方法及装置,中国,ZL 201910431122.9(2020年授权);
6. 刘顺,由庆,戴彩丽,刘逸飞,吴一宁,赵明伟,何龙,崔亚,李亮,张雁,方吉超,王欢,用于特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的驱油体系,中国,ZL 201710088994.0(2019年授权);
7. 刘顺,丁汉平,周德胜,朱华阳,一种基于伴生气的石油采集系统及方法,中国,ZL 201510765616.2(2018年授权)。
七、科研/教学获奖
1. 致密油靶向调控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020JBR247-1-1,2020/12;
2.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排名第1,20203103,2021/01;
3. 非常规储层体积压裂缝中造缝技术与控制方法,中国发明协会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2021-CAICX-2-T07,2021/11;
4. 致密油气藏多效应协同增产关键技术与应用,陕西高等学校科技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22/03;
5. 7000m 超深油井井下工作液体系研发与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2023/03;
6. 非常规储层双暂堵压裂改造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2022JBR124-1-2,2022/12;
7. 基于热相变材料的低透煤层瓦斯高效开采技术基础研究,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2019-2-041-
R02,2019/12;
8. 致密油气藏高密均匀造缝耦合基质深度改性压裂技术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5,2019JBR0275-1-5,2019/12;
9. 油气藏开发智能调控优化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2019J-244-2-086-055-R04,2019/12;
10. 油气田放空天然气回收与利用新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2019-226-R05,2019/12;
11. 建设一流石油特色“渗流力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6,SJX150024-6,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