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践行“小规模、高起点、有特色”的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组织领导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教务处经过广泛调研与严谨筛选,为全校2024级创新班学生量身定制了《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系列课程。3月21日,在鄠邑校区图书馆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全校2024级创新班《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系列课程开班仪式,教务处副处长刘胜勇,石油工程学院院长黄海、副院长王琛出席会议,全校2024级创新班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王琛主持。

王琛首先对本次特色培养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表示,《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同有关单位,面向国内高校学生设立的新时代青年国际素养能力培养项目。本次开课课程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研究》《未来科技发展与创新创业》《人工智能应用概论》《全球就业胜任力实务与实操》等。以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提升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把握科技与交叉领域的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为培养目标。
刘胜勇表示,该特色课程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开拓全球视野,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学生在国际组织、大型国企、跨国公司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岗位的任职就业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黄海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能源领域正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学校肩负着培养油气资源开发领域顶尖创新技术人才的重任。黄海指出,在20世纪初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新青年》杂志所倡导“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与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目标高度契合。学校鼓励青年学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投身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工作中,学校将与全国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能源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依托国内外顶尖教育资源,培养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他寄语全体学生,要胸怀天下、勇于担当,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驱动,为国家的能源事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学校将以此次特色人才培养项目为契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组织领导能力,强化学生在关键重要岗位的任职就业和工作能力。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国家的能源事业和可持续发展输送更多青年领军人才。